跳到主要內容

兒童發展與輔導──12心理與教育測驗

動手做──聖誕節「麋鹿棒棒糖」


去年聖誕節,在外國網站上找到許多有趣的手作點子,其中之一就是這個「麋鹿棒棒糖」!為了做出紅鼻子效果,選用了梅子麥芽棒棒糖。成品可愛又好吃,不過孩子們完成以後卻都捨不得自己吃,說要拿回家送給家人。看來,這次換你們當聖誕老人囉!🎅

需要的材料有...
1.麋鹿棒棒糖樣板(如附件)
2.剪刀、美工刀
3.雙面膠或釘書機
4.棒棒糖
5.色紙(製作麋鹿、裝飾物用)
6.棉花(裝飾用)、白膠(黏棉花用)
7.彩色筆

作法
1.把麋鹿棒棒糖的樣板印出並剪下(圓鼻子和小洞也要剪哦!)。
2.將剪下的麋鹿樣式描在咖啡色紙上並剪下。
3.用彩色筆畫上麋鹿的表情。
4.使用色紙、棉花裝飾。
5.把棒棒糖穿過小洞,並用雙面膠或釘書機固定雙邊。

附件區
麋鹿棒棒糖pdf檔



留言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兒童發展與輔導──2重要學派理論介紹

第二章 重要學派理論介紹  重點筆記、心智圖 主要架構 心理分析學派   ( 心理學第2勢力) 佛洛伊德:心理分析論 艾瑞克森:心理社會發展論 行為學派 ( 心理學第1勢力) 華生(行為主義之父):學習論 巴夫洛夫:古典制約論 斯金納:操作制約論 桑代克:嘗試錯誤論 班杜拉:社會學習論 認知心理學派 皮亞傑:認知發展論 維果茨基:社會建構論 布魯納:表徵系統論 人本學派   ( 心理學第3勢力) 馬斯洛:需求層次論 羅傑斯:當事人中心療法 生態系統論 布朗芬布倫納:生態系統論 重要學派理論比較 佛洛伊德:人格結構 佛洛伊德:意識/前意識/潛意識 示意圖 佛洛伊德:意識/前意識/潛意識 說明 佛洛伊德:人格發展 艾瑞克森: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佛洛伊德:精神分析論VS艾瑞克森:心理社會發展論 增強物的種類 增強理論分類1(無論正或負增強,皆是行為頻率增加) 增強理論分類2 巴夫洛夫:古典制約VS斯金納:操作制約 班杜拉的學習三元論 皮亞傑的認知理論(平衡/失衡) 皮亞傑:認知發展論 布魯納:表徵系統論 皮亞傑:個人建構主義VS維果茨基:社會建構主義 馬斯洛:需求層次論 布朗芬布倫納:生態系統論 解釋名詞 戀母情結:男童愛戀母親,怕被父親發現而產生閹割恐懼,並轉向認同父親,發展男性性別角色觀念。(發生在性器期) 戀父情結:女童愛戀父親,因發現自己沒有陰莖而怨恨母親,對父親產生陰莖妒羨。(發生在性器期) 固著:需求被限制或過度滿足,造成遲滯現象而阻礙發展,致使人格受影響。 潛意識:個體不自覺的內在思考活動,受意識控制與壓抑而潛藏。 消弱:制約情成後,單獨只給CS(鈴聲)不給UCS(食物),個體出現CR(流口水)的程度會減弱。 類化:制約形成後,類似的刺激(電子鈴聲)也能誘發相同反應(流口水)。 後效強化:當個體的自發性反應帶來正向反應,該行為會被強化。 懲罰:某行為出現後給予嫌惡的刺激物以抑制行為出現。 增強作用:影響S-R

遊戲融入教學──用「賓果」來複習期中考!

接近期中考,進度也上得差不多了。 「針對要靠記憶的知識,有沒有更有趣的學習方式?」這幾天都在想這個問題。 掙扎了一陣子,一方面想兼顧學習動機和趣味性,又擔心遊戲形式會影響秩序及忽略低學業成就的孩子。幸好在網路上找到了大甲國中黃馥鵑老師設計的 賓果遊戲 ,覺得除了適合用在「預習」,放在小學階段拿來「複習」也可以。遊戲方式稍微修改一下,出了25題本次自然科考試範圍題給孩子玩玩看。(這個遊戲也能應用在其他科目上唷!) 階段:國小 科目:自然與生活科技 複習範圍:四上月亮、水生生物的世界 教學流程如下 1.一組一張賓果單,共25格。圓圈先隨機填入數字(1~25),方格填答案。 2.教師依序展示25道題目,PPT設定切換投影片時間為5秒、3秒、1秒三種版本輪播,教師視必要重複播放。 3.可翻課本,學生需小聲討論、團結分工(視力好的看題、自然強的解題、擅檢索的查課本、寫字快的填答...)。 4.完成填答後桌面清空,僅留一支螢光筆和賓果單。 5.各組輪流選數字(題號),教師揭示答案。答對的圈起來,錯的則不做畫記。 6.最先連成5條線(或最多條線)的組別即為賓果贏家。 連三個班執行下來,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很投入在活動中,尤其播映題目時,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😂。時間限制形成了小組間競爭的壓力,所以孩子們都很配合地分工合作,即使是自然科較弱的孩子很積極在翻課本找答案。 而秩序也比想像中好,可能是怕被別組聽到答案,大多能小小聲討論。此外,賓果遊戲有部分關涉運氣,所以不會有小組總是獨霸贏家。 缺點是為了追求速度和準度,題目長度和深度較受限、多是聚斂性問題。若想複習高層次、複雜一點的題目,需再針對遊戲規則做調整。但總結來說,孩子們和我都很喜歡這次的活動,有玩到、有學到! ❤ ❤ ❤ 附件區 ❤ ❤ ❤ 教師賓果題目PPT檔 學生賓果單PPT檔